本平台建设受“合肥工业大学中央高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学科)和特色发展引导专项资金子项目建设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平台(10521900000017000401)”支持

安徽传统建筑类型特征

安徽传统建筑类型特征

第二节、传统建筑类型与特征

一、传统建筑文化背景

 

(一)传统文化概况

安徽地区传统文化大体受到移民文化的影响较大。唐中叶以后,北方战乱 频繁,土地荒芜,大量的北方汉族人民南迁,不仅包括大量的老百姓,还有官 员与士大夫,大多是整个家族南迁,南下的移民有很大部分迁入江南地区、淮 南地区、江西地区。在安徽境内主要迁入现在的淮南地区,以及长江以南的皖 南徽州地区。淮南地区为南下移民必经之地,因离黄河流域较远,在当时仍有 一定的稳定安宁时期。但随着淮南地区战争不断蔓延和持续,这一地区的人民 不得不再次南迁。然而在皖中地区寿县有不少移民停留,在此安居乐业,寿县 当地的城墙不仅具有自我防卫功能,而且具有防洪作用,因此该地区一直相对 稳定。皖南徽州地区因优越的自然地理环境,周围的山地丘陵形成了天然的保 护屏障,成为南迁避难的首选之地。皖北地区由于地处淮河以北,亦是黄河以南地区,当地原居民生产生活方式与传统文化几乎与北方地区大相径庭,后期 也受到北方战乱的波及,遗存的传统建筑文化较少。

(二)传统建筑文化形成与发展

历史上北方的三次大规模南迁对南方的发展有重要意义,众多的士官贵 族、文人学者在当时的社会地位、文化水平、经济实力较高,使南方地区获得 明显的提高和发展。皖南徽州地区便是其典型的实例,徽州本土为山越居民, 大量的中原士族带来了先进的中原文化,中原文化与山越文化相融合,形成了 内涵丰富的徽州文化,后在明清时期形成更为完善的文化体系。在传统聚落上 则表现为背山面水、聚族而居、注重宗法等特点,在建筑上亦强调礼制与自由 相结合的布局,同时北方的“院落”形式转化为当地的“天井”,既解决了采光 通风等实际问题,又能有效地结合地形自由布局。

徽州地区由于山多地少,人口激增,徽州人不得不外出经商,在明清时期 兴盛,徽商便返乡购地,大兴土木,建造了大量的民居、祠堂等建筑。为了显 示财富,又必须尊崇当时的等级限制,徽商对建筑内部及大门的装饰尤为华 丽,最著名的莫过于“三雕”艺术,建筑入口处的门楼下砖雕尤为精美,室内 木构梁架等处的木雕常有七八个层次,石雕也古朴典雅。大量的祠堂、牌坊等 公共建筑体现了明清时期徽州地区稳定的社会秩序与繁荣的经济状况。

江淮地区因地处平原、水网密布,水陆交通便捷,地理位置优越,成为主 要的政治中心和经济贸易中心。当地外来移民较多,明清时期亦有徽商移民于 此,在建筑上亦受到徽州建筑风格的影响,传统建筑具有多进院落、天井回 廊、封火山墙等风格元素。肥西县三河古镇处于巢湖西岸水陆交通要冲,很早 便成为以米市为主的繁华商埠,当地保留大量徽派建筑民居,但在风格上吸收 南方建筑的秀美,又有北方建筑的朴实。淮北地区与北方中原文化相似,注重 礼制秩序,建筑形制中轴对称,内部为多进院落。

二、传统聚落形态特征

(一)聚落特征

“聚落”在汉语《辞海》中的定义为“人们聚居的地方”,在《辞源》中为 “人们聚居之处”。日本东京大学教授原广司在他的著作《世界聚落的教示 100》中指出:“聚落常被解释为是自发形成的,而实际上从聚落的诸要素(居 住和公共设施等)及其排列所决定的基本形态,到使人觉得不过是偶然形成的细枝末节,都可以看成是经过精密设计的结果。随着对聚落调查的不断深入,这种计划性也不断得到证实。”96中国各地区的聚落从初生到形成,都是从自发 到自觉的有目的的实践活动。宋代以后,中国的传统聚落一方面是自上而下的 “设计”过程,另一方面则是自下而上的“自组织”过程,这两种过程共同促 使了聚落的形成与发展。

(二)皖南传统聚落

传统聚落在皖南徽州地区的形态特征最为明显,起源于宋,兴盛于明清时期的“徽州聚落”便是封建社会小农经济的社会经济形态下的人们聚集在一起 生活的空间载体。徽州村落最主要的形态特征便是显山露水,聚落与山水环境 打成一片,从最初的规划选址到最终的建筑群体空间布局,无疑都与山水环境 有关。村落选址处于山环水抱之中,村外村内以水系相接,村落内部街巷走 向、节点空间与自然山水保持视觉走廊,村落内宅园、水圳等小环境改善小气 候,聚落融入大地景观中,自然地形成多种衬景、对景、借景关系。

西递是徽州聚落中遗存较为完整,族谱典籍较为丰富的村落之一,与宏村一起被列入世界文化遗址,其聚落特征相当典型。西递村位于黟县县城东南 15 里的胡姓聚落,整体形态依托于自然山川地势,在卜居之初,便注重风水理念对地形地势的影响,以“船形”营造相对安全的环境。村落的建设以敬爱堂为中心,各支祠围绕敬爱堂形成团块结构,住宅围绕宗祠、支祠建设,这是聚族 而居、宗族意识在村落结构布局上的良好证明。村落最初发源地在程家里夅 上,随着村落的发展,逐水而居使得村落重心从北向南移,形成横路街这条主 要街道,进而向两侧纵深发展形成以各支祠为中心的组团宅院。组团宅院又是根据带天井的三合院单元依地形自由灵活布置而成,形成鳞次栉比的民居建筑 群。西递村整体恰好是村落自上而下的“设计”与自下而上的“自组织”过程 形成的结果。

(三)皖中传统聚落

皖中巢湖北岸地区黄麓镇古村落呈现“九龙攒珠”的特征,这与当地的水患等自然条件密不可分。村落分布在巷道间的狭长地块上,前后相连。巷道中修筑排水明沟,与民居天井的排水管道连通,并在村庄中部区设置半月形的池塘,若遇大雨九道激流滚滚直入池塘,宛如九龙戏水,群众评此为“九龙攒珠”。巢湖北岸“九龙攒珠”的形成是明代初期移民来到此地,众多村庄存在 几乎同时规划的现象,在巷道之间建设三间两厢的三合院建筑,经济实用,建筑高度较矮。

(四)皖北传统聚落

皖北地区的亳州古城因军事要塞的原因,依托当地的平坦的地势及涡河两 岸等自然环境规划,采用了内向的棋盘式布局,外部处于军事防御功能,修筑 城墙与护城河作为屏障。这种经典布局的优势之处在于方位和序列之感的增 强,无论是外来者还是屯兵都可以迅速地熟悉环境。城内方格网状的布局有利 于内部更好的组织空间,民居、会馆等建筑随着城市商业手工业的兴盛自发地 布局其中,利于创造便捷的生产与生活环境。中央集权下规整有序的系统与城 内居民自发建设的模式促使古城形成完整而有序的风貌。

三、传统建筑风格特征

(一)传统建筑风格形成

传统建筑风格特征的形成不仅受到当时人文历史环境的影响,也受到当时 建筑材料与建筑技术的制约。因安徽地区传统文化受移民文化的影响较大,移 民大多来自中原,本土文化与中原文化相融合,在建筑上形成具有地域特色的 风格特征。

安徽传统建筑风格的形成最典型的案例为徽州建筑,在空间上吸收了山越 文化的“干阑式”建筑与中原“四合院”建筑特征,融合成了新型天井楼居式 民居。在内部结构上将南方的穿斗式与北方的抬梁式木构架技术混合使用,增 强了房屋的功能性与整体性。在材料上采用当地砖、石、木等天然材料,并对 传统材料的加工更加精细,形成了独特的“三雕”艺术。

(二)传统民居建筑

徽州素有“八山半水半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98的自然地理环境,因 此,民居建筑需要解决地狭人稠的矛盾。民居主体部分为带天井的三合院单 元,又称“一明二暗”,这样的单元能在建筑前后、左右、上下拼接,形成多种 平面形制,并能依地形自由灵活地生长。而天井具有采光通风、防火防盗等功 能,每幢建筑相对独立,建筑与建筑之间以门相通,加强联系。民居的厨房、 储藏间等附属部分根据周边环境的需要设置,更为灵活多变。

徽州民居外立面几乎没有窗户,仅有防火用的孔洞。跌落的封火山墙,即 马头墙,成为徽州民居的主要风格特征之一,一般有“三山屏风”、“五岳朝 天”等形式,还出现了很多变体,不同形式的马头墙因建筑单体空间的组合而 使外部空间的界面变化丰富。门头是单体建筑的另一种风格元素,门罩、门楼 等形式丰富了街巷空间,成为转折处的对景。墙脊的线状,大门、窗洞等点 状,在大片粉墙的面状环境下形成外部黑白灰的色彩基调,与自然山水融为一 体。

皖南山地丘陵地区较多,在山区较闭塞的地区并不是非以徽州民居为主, 而是就地取材,建造适合当地人生活居住的房屋。在歙县阳产村出现了以夯土 技术为主的土楼,墙身主要为当地的粘土夯实而成。在山区存在用树皮或石头 为材料的树皮屋或石屋,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

皖中地区民居为江淮天井式或院落式,建筑风格并不统一,兼有南北建筑 的特征。肥西县三河古镇处于巢湖西岸水陆交通要冲,很早便成为以米市为主 的繁华商埠。在明清时期也有徽州移民,因此当地也保留了大量徽派风格的传 统民居。与徽州民居不同,建筑外墙并非粉墙饰面,而是灰砖砌筑,因不同的 砌筑方式形成多种墙面肌理。马头墙的形式与徽州建筑也不完全一致,马头的 翘角相对较高,体现了当地水乡特征。建筑室内天井院相对徽州建筑的天井较 大,采光效果更为明显。在天井院周围还有一圈回廊,俗称“走马转心楼”,这 种形式也是受到徽州建筑风格的影响。此外,在巢湖地区还出现了在水上生产 生活的“船屋”,形成了水上聚落。

(三)传统公共建筑

传统公共建筑受礼制影响较大,建筑平面形式为中轴对称,内部为多进院 落。在皖南徽州地区,遗留了大量明清时期建造的公共建筑,如祠堂、书院、 牌坊、戏台等等。徽州祠堂是宗法礼制的产物,建筑平面形制中轴对称,门前 形成仪式性的广场,大门形制规格较高,门楼较为华丽。建筑室内一般为三进 或四进院落,院落周围环以围廊,最后一进为供奉祖先的享堂整个祠堂布局严 谨、等级较高、空间肃穆,成为村落中心的祭祀性场所。徽州牌坊同样具有礼 制的公共建筑,一般设置在村落村口、祠堂门前广场或街道入口,也常群体出 现,增强了入口的仪式性与标志性。徽州书院是徽州重要的公共建筑类型之 一,书院内讲学部分建筑空间布局讲究中轴对称,体现儒家思想中“礼”的秩 序性与等级性;而为讲学服务的建筑空间较为自由,与“乐”的思想相符。因 此,书院严谨而和谐的建筑形制深受中国传统哲学“礼乐”思想、佛教建筑形 制等影响。

皖北地区会馆建筑型制较为固定,一般由位于中轴线的纵向两进或多进院落 组合而成,平面一般为“日”字形或“回”字形。山门、戏楼、庭院、大殿等主体建筑 位于中轴线上,两边对称设有厢房。亳州花戏楼的平面为典型的院落式布局,中 轴线上从南至北依次排列有山门、戏楼、献殿、大殿。整个建筑以戏楼、大殿为 中心,其平面基本左右对称,附属用房围绕四周。

四、传统建筑哲学观念

徽州是一个文化积淀深厚的地区,随着历史上的中原移民南迁,中原文化的 儒家文化精髓在这块较为封闭的世外桃源扎下根来,同时徽州的山清水秀则刺激 了道家哲学和堪舆风水学的融合。有清一代,徽商的崛起又使儒家文化和商人的 处世哲学产生了交融,这些理念最终对于建筑和乡村的设计产生了极大影响,古 代的设计师通过视觉手段、平面布局和建筑形态等方面完美地转译了这些形而上 的理念,使徽州建筑不仅拥有美轮美奂的形态,也因为承载了深厚的内涵而为学 术界所重。

(一)儒家哲学

徽州地区多山少田,地狭人稠,因此在明清两代,许多平民家庭选择让子弟 走出大山外出经商,这逐渐形成了极有势力的徽商群体。但在“重农抑商”的封建 思想的影响下,这个群体在拥有财富的同时,却由于缺乏文化和教育而产生浓厚 的自卑感和缺憾感。正是由于这种缺憾,这些富商才会更加迫切地希望后代不要 走自己的老路,而是去走“科举取仕”的正道。因此,给后代灌输作为正统的儒家 哲学,是徽派建筑的设计思想和村庄的规划的责任所在。

儒家思想的核心是树立一个完美的伦理关系,以维持这个社会的稳定,这个 完美的伦理具体体现为“忠”和“孝”,知识分子和各级官员要对朝廷效忠,而老百 姓则要对父母尽孝,这样一来,“国”和“家”就会安宁、和谐。实现“忠”和“孝”的宣 传,首先由家宅的名字实现,比如棠樾村的鲍象贤(嘉靖朝兵部尚书)给自己的 住所起名“宣忠堂”,赤裸的表明了对于朝廷的效忠,在宏村的承志堂内部,屋梁 上有一部显眼的雕刻“郭子仪拜寿”,直接把忠心为国的唐朝大将郭子仪作为家族 子弟效仿的对象。其次,祠堂和牌坊等公共建筑也是宣传这种理念的最佳载体, 祠堂的存在让人们敬祖爱族,这种教育直接促使富裕的徽商重回故里,建设故乡。 石头牌坊的树立更是成为村落的永久标志,其教育意义非同小可,在棠樾村头就 竖立着“忠孝节义”四座牌坊,标榜本村是闻名四里的忠孝楷模。

“忠孝”固然好,但如何达到呢?儒家哲学认为只有“君子”才能做到忠孝两全, 而君子的本质就是有一颗“仁义”的心灵。孔子认为“仁”的实现并非是一件十分艰 难的事,你只要有心去做一个“仁人”,立马就可以做到,这就是所谓“仁远乎哉? 我欲仁,斯仁至矣。”这种对于仁的追求也体现在村落的设计中,徽派村落设立 了许多公共空间,祠堂前、村口和打谷场、或是看戏的戏台,这些地方成为人民集会交流的场所,让人们在交流中增进感情,因为“仁”的核心就是“爱人”。在许 多村庄,同一个巷道的人们共用一个水圳,共同洗衣洗菜,也是增进感情的有效 方式,而作为最具权威性的祠堂则具有调解纷争的作用,这些措施有效地使几百 年来,村庄的居民和睦相处、其乐融融,如同一个大家庭,这也为新农村的建设 提供了有益的思路。

当然,在多灾多难的古代,儒家思想还提出一种明哲保身的处世哲学,在做 一个仁义的人的同时,也要懂得如何维护自己的利益,保护自己免受侵害。所谓 “中庸之道、不偏不倚、财不外露”等等,这和商人的经营理念相似而大受追捧, 也体现在村庄的设计之中。许多村庄都设计了具有象征性的平面,比如宏村和棠 樾,在村庄的外围都被设计的如同一张拉开的弓,而箭头是指着外面的,这似乎 说明村庄在抱成团的同时,对外部世界是抱着一种敌意态度的。徽州设计师特别 注重水系的设计,他们认为水是财源,就千方百计地使水流遍村庄,天井引水入 池,被称为“四水归堂”,在村头水口种树,称为“锁水口”,当水最终流出村外时, 显出了不舍之意。

(二)道家思想

儒家思想偏重社会学和伦理学,而道家则关注人和自然的关系,这在山水灵 秀的皖南地区,是特别为人们所注重的。重重山岭让人们意识到自然的强大,他 们认为只有依附自然、取悦神灵、顺应时势才能得到好的生活。相反,不懂得自 然的规律是要吃苦头的,甚至要付出生命的代价。在和大自然相处的同时,人们 琢磨出一些住宅、村落和自然之间的关系,以此作为营造活动的依据,这种知识, 被称为“风水学”,它的指导思想来源于道家“道法自然、阴阳相生”的思想,认为 只要符合自然之道,族群就会兴旺。而这些推理,有些是属于科学的部分,有些则十分牵强,迷信成分偏多,尽管如此,独特的风水学理念仍然推进了明清两代 徽州建筑和规划的发展。

皖南多山,几乎所有村庄都背山面水,村庄背靠的山被称为“来龙山”,“来龙” 意味着水口由此而来,由于“山养丁,水养财”,此山的山势要强劲有力,人们认 为山的强劲会带来人丁的兴旺。而在水口要做一些拦水坝、水口林来拦财。

村庄的平面规划在建村时就被规定,多是一个吉祥的物象,比如像个聚宝盆、 蝴蝶(晓起村)或是船(西递)、牛(宏村)或是八卦(呈坎),这种指导思想会 进一步完善村子的设计,直到村庄的形态和功能发展到和所象征的东西更为相似。 这种通过村庄的自然形态来确定其发展状况的理念,有着深沉的文化背景,不能 全然定为迷信。设计者把村庄当做能够运行、生息的活物的设计哲学首先体现出 以“运动”和“变化”为主体的宇宙观,为使村庄活起来,人们建立了相应的有机循 环体系,确保村庄运行方式的科学和健康,使之符合自然规律。这种以系统论为 指导,小中见大的规划手法被现代的学者称为全息规划法,而古人依据朴素的自 然观已然完美的做到了这一点。

风水学不仅指导着村落的规划,也指导着单体建筑的设计。祠堂作为村庄中 最为重要的建筑,往往优先设计,使之位于村落的最佳位置,如徽州村落晓起的 祠堂位于村西,此地带被称为“七星赶月”,七星是指西北方的七座山头,月指的 是一个月形稻田,背靠大山,又有农田作为缓冲带,自然是形胜之地。

祠堂如此,家宅亦如此,宅的方位要合宅主的八字,家里的厨房要合主妇的 八字。如果宅对着山,山峰不能过于突兀,山的来势若来自左方,称为“青龙砂”, 吉祥;山势来自右方,称为“白虎砂”,则不吉。青龙和白虎的分法适用于所有, 宅子的青龙边(东边)要开洞纳气,而白虎边(西边)则不能开洞。宅门开设要避屋角、山墙、路口、桥头和巷口,更不能让屋子三面临街。

这些风水学的观点同样也具有规划学的依据,桥头巷口人流涌动,缺少私密 性和安全感,屋宇面山太近易受泥石流和山洪侵袭,墙上开洞是为了通风透气, 但是为了安全,又不能变洞为窗,把洞开大。

徽州的建筑设计师和村落规划师同时也是深谙风水堪舆学说的学者,通过他 们的努力,原先渗透着神秘色彩的风水学已然变为一个个鲜活生动的案例,阐释着自然和人类之间奇妙而又难以捉摸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