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置境域
安徽地处中国华东地区,经济上属于中国中东部经济区。地理位置东经 114°54′—119°37′,北纬 29°41′—34°38′。地处长江、淮河中下游,长江三角洲腹 地,居中靠东、沿江通海,东连江苏、浙江,西接湖北、河南,南邻江西,北 靠山东,东西宽约 450 公里,南北长约 570 公里,土地面积 13.94 万平方公 里,占全国的 1.45%,居第 22 位。地跨长江、淮河、新安江三大流域,长江 流经安徽境内约 400 公里,淮河流经省内约 430 公里,新安江流经省内 242 公 里。将全省分为淮北平原、江淮丘陵、皖南山区三大自然区域。境内巢湖是全 国五大淡水湖之一,面积 800 平方公里。
(二)地形地貌
安徽省平原、台地(岗地)、丘陵、山地等类型齐全,可将全省分成淮河平 原区、江淮台地丘陵区、皖西丘陵山地区、沿江平原区和皖南丘陵山地五个地 貌区。 淮河平原区,包括沿淮及淮北广大地区,约占全省总面积 26.6%,地势坦 荡,由西北微微向东南倾斜,由淮河及其支流冲积而成,又经黄河数度南徙夺 淮,加积了黄泛堆积物,海拔 15~20 米,仅东北部分布海拔 100~300 米的低 山、丘陵。江淮台地丘陵区,位于淮河平原与沿江平原之间,约占全省总面积 25%, 由台地、丘陵和河谷平原组成,台地分布该区中部和西部,海拔 50~80 米,大 部为剥蚀堆积台地;低山、丘陵主要分布该区东部,海拔 100~300 米,呈北东 向断续展布,由片岩、千枚岩、玄武岩、石灰岩等组成。江淮台地丘陵的核部,自东而西拱曲上升,地势略高,地面分别向南北倾斜,与皖西山地共同构 成长江与淮河分水岭。
皖西丘陵山地区,位于安徽省西部,与鄂、豫两省接壤,约占全省总面积 10%,为大别山脉的主体,平均海拔 500~1000 米,1500 米以上的高峰多座, 最高峰白马峰4 1774 米,山体多为北西走向,为河谷深切,山间分布断陷盆地, 多呈椭圆状。
沿江平原区,位于安徽省长江沿岸,约占全省总面积 18.4%,属长江中下 游平原的一部分,平原地势低平,河网密布,湖泊众多,海拔 10~60 米,由西 向东渐次降低。平原上分布成片的低山、丘陵,海拔 300 米左右,北东走向为 主。长江安徽段河谷宽、狭相间,宽段有江心洲发育。
皖南丘陵山地位于安徽省南部,与浙、赣两省毗连,约占全省总面积 20%。由天目—白际山脉、黄山山脉和九华山脉组成, 三大山脉之间为新安江、水阳江、青弋江谷地,地势由山地核心向谷地渐次下 降,分别由中山、低山、丘陵、台地和平原组成层状地貌格局。山地多呈北东 向和近东西向展布,其中最高峰为黄山山脉莲花峰7海拔 1873 米。山间大小盆 地镶嵌其间,其中以休歙(徽州)盆地为最大。
(三)气候
安徽省在气候上属暖温带与亚热带的过渡地区。在淮河以北属暖温带半湿 润季风气候,淮河以南属亚热湿润季风气候。其主要特点是:季风明显,四季 分明,春暖多变,夏雨集中,秋高气爽,冬季寒冷。安徽又地处中纬度地带, 随季风的递转,降水发生明显季节变化,是季风气候明显的区域之一。
春秋两季为由冬转夏,和由夏转冬的过渡时期。全年无霜期 200~250 天, 10℃活动积温在 4600~5300℃左右。年平均气温为 14~17℃,1 月平均气温零 下 1~4℃,7 月平均气温 28~29℃。全年平均降水量在 773~1670 毫米,有南 多北少,山区多、平原丘陵少的特点,夏季降水丰沛,占年降水量的 40~ 60%。
(四)水文
安徽水文既带有强烈的季风气候特征,又受地貌形态的严格制约。径流年 际变化大,年内分配不均,汛期 5~8 月或 6~9 月的径流量占全年径流量 55~ 70%以上,丰水年与枯水年径流量的比值差达 14~22 倍。径流量的地区差异与 降水量地区差异相一致,在皖西和皖南丘陵山区平均年径流深 600~1000 毫 米,淮北仅 200 毫米左右。
安徽省河流除南部新安江水系属钱塘江流域外,其余均属长江、淮河流 域。长江自江西省湖口进入安徽省境内至和县乌江后流入江苏省境内,由西南 向东北斜贯安徽南部,在省境内 416 公里,属长江下游,流域面积 6.6 万平方 公里。
安徽省共有湖泊 500 余个,总面积为 1750 平方公里,其大型 12 个、中型 37 个,湖泊主要分布于长江、淮河沿岸,湖泊面积为 1250 平方公里,占全省湖泊总面积的 72.1%。主要有龙感湖、黄湖、泊湖、陈瑶湖、菜子湖、白 荡湖、破罡湖、石塘湖、武昌湖、升金湖、巢湖、南漪湖和石臼湖等。其中 巢湖面积 390 平方公里,为全省最大的湖泊,全国第五大淡水湖。
安徽省地下水在淮河平原和沿江平原最为丰沛,占全省地下水总储量的 78%,尤其淮河平原面积仅占全省总面积 26.6%,而地下水储量占全省总储量 的 55%,即 73.89 亿吨/年。而皖西、皖南两个丘陵山区和江淮之间台地丘陵 区,面积约占全省总面积的 55%,但地下水储量仅占 22%。
安徽省是中国史前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在繁昌县人字洞发现距今约 250 万年前人类活动遗址。在和县龙潭洞发掘的三、四十万年前旧石器时代的 “和县猿人”遗址,表明远古时期已有人类生息繁衍在安徽这块土地上。
在池州发掘了有着安徽“周口店”之称的距今 40 万年年前的华龙洞,在蚌 埠发现了距今约 7000 年的双墩遗址,是目前淮河中游地区已发现的年代最早 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是淮河流域早期文明有力证据。安徽及相邻地区的 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约有上千处。其中蚌埠禹墟文化、马鞍山凌家文化、宿州金寨文化、安庆薛家岗文化、合肥古埂文化、铜陵金牛洞文化,五彩缤 纷,星罗棋布。
安徽文化主要由新安文化、涡淮文化、皖江文化、庐州文化等组成。
(一)戏曲
安徽被成为中国戏曲之乡,安徽戏剧表演艺术历史悠久,品种 较多,名家 迭出。地方戏种现存 30 余种,影响较大的有黄梅戏、徽剧、庐剧、泗州戏 、凤阳花鼓、坠子戏、花鼓灯等。黄梅戏,旧称黄梅调或采茶戏,是中 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徽剧是京剧的主要源流之一,池州的傩戏号称“戏剧活 化石”,淮河两岸流行的花鼓灯被誉为“东方芭蕾”。
(二)文学
安徽古代代表文学是徽文化、新安理学、桐城派、建安文学,桐城派文 论体系和古文运动的形成,始于方苞,经刘大櫆、姚鼐而发展成为一个声 势显赫的文学流派,有 1200 余位桐城派作家、2000 多部著作、数以亿字的资 料。“天下文章,其出于桐城乎”是清朝乾隆年间世人对桐城文章的赞誉。建安时期出现的一大批文学家,大部分都是安徽人。新安理学是中国思想史上曾起 过重大影响的学派,其奠基人程颢、程颐及集大成者朱熹,祖籍均在安徽 新安江畔,朱熹亦自称“新安朱熹”。理学的奠基人洛阳程颢、程颐和集大成婺 源朱熹的祖籍均在安徽歙县篁墩,故誉为“程朱阙里”。
(三)美术
安徽历史上有新安画派、龙城画派,版画流派有芜湖铁画、徽派版画等。新安画派画派先驱程家燧、李永昌、李流芳,鼎盛时期主要成员有方式 玉、王尊素、吴山涛、王家珍、戴本孝等,新安画派在中国绘画史上具有重要 地位。 芜湖铁画以锤为笔,以铁为墨,以砧为纸,锻铁为画,鬼斧神工,气 韵天成。
(四)方言
安徽方言不是单一系统的方言,而是多种方言系统的综合体。它既有官话方言,又有非官话方言。
安徽的官话方言主要有中原官话和江淮官话。中原官话主要通用于淮河 以北和淮河以南部分市县,江淮官话主要通用于江淮之间和长江以南的部分市县。
安徽的非官话方言主要有赣语、吴语、徽语。赣语主要通用于大别山南麓 和沿江两岸的市县。吴语主要通用于沿江以南和黄山山脉以北县市的乡村里, 而且受江淮官话侵蚀严重。徽语主要通用于黄山山脉以南旧徽州府所辖地 区。
此外,还有近百年来先后成批迁徙定居我省南方的客籍移民所说的客籍 话。皖南的闽方言,是指由浙江、福建等地移居至宁国市岩山一带和散居在 广德、郎溪、歙县等地的浙江、福建移民所说的话。说湘语的湖南移民大 都集中居住在南陵县境内。说客家话的人,是指由闽西移居宁国岩山一带的 福建移民所说的话。畲话是宁国市57境内畲族人说的近似“客家话”的汉语方 言,我省的畲族人大多住在宁国市东南部的畲乡。
(五)饮食
安徽的美食文化也是古今闻名,比如符离集烧鸡58、徽香源烧鸡等以及由 此繁生的烧鸡文化。徽菜是中国汉族八大菜系之一,徽菜包括黄山地区的皖南 菜、皖中的淮扬菜、和皖北的沿淮菜,皖南菜是徽菜的代表,发端于南宋年 间徽州歙县,徽州因处于气候交接地带,雨量较多、气候适中,物产特别丰富。山珍野味,构成了徽菜主佐料的独到之处。主要名菜有“火腿炖甲鱼”、 “腌鲜鳜鱼”、“黄山炖鸽”等上千种。
安徽建省始于清康熙六年七月甲寅(1667 年 8 月 30 日),由江南省分治而 建,安徽省名由明清时期的安庆、徽州两个府的首字“安”“徽”合成。简称 “皖”,以古皖国为名。
(一)先秦时期
在原始社会末期,安徽境内的淮北、江淮地区为淮夷方国及南下部落所建 方国的领地,江南地区则为吴越文化地区。
春秋战国时期,众多的方国、封国为北方大国和南方的吴、越、楚等北上 的大国所兼并。有的成为最早的郡、县,都邑也成为治所。
(二)秦汉时期
秦推行郡县制64,安徽境内所设县邑先后为九江、泗水、砀郡、陈郡、会稽 (吴)郡等一级地方行政区划所分领。秦末至楚汉相争期间,又增置鄣郡、衡山、庐江郡,并为九江、西楚、衡山等诸侯国分领,可考的县在皖境内有 25 个县。
汉初,安徽境内仍为楚、淮南等异姓王封地,后为刘邦改封的同姓王淮南 (后分为淮南、庐江、衡山国,后又从九江郡分设六安国)、荆(吴国,后又为 江都等王国)、淮阳、梁国等分领。后大部恢复为郡、县,并仍以郡(含王国) 为一级行政区划,县(含邑、侯国)为二级行政区划。元封五年(前 106 年) 四月,设十三部州刺史作为中央的派出机构,安徽地区分属豫、徐、扬 3 个州。3 个州分领省境内所置 74 个县(国)。
东汉实行州、郡、县三级管理体制,今省境内仍为扬、豫、徐 3 个州分 领。其中,扬州涉及与安徽境内有关的丹阳(含宣城郡)、九江(含阜陵王 国)、庐江(含六安王国)3 个郡;豫州涉及汝南(含王国)1 个郡和沛、梁 (曾为砀郡)、陈国 3 个王国;徐州涉及彭城(先后为楚国、彭城郡、国)、下 邳(先后为临淮郡、下邳郡)2 个王国。3 个一级行政区域涉及安徽境内 8 个郡 (国),共置 69 个县(国)。
(三)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三国时期,安徽境内分别为魏、吴国所设扬州及魏国徐、豫 4 个州分领。 吴国扬州涉及安徽境内新都、庐江、丹阳 3 个郡在江淮南部及江南地区所设 19 个县。
两晋南北朝时期,仍实行东汉以来的州、郡、县三级管理体制。
西晋仍为扬、豫、徐 3 个州,分管安徽境内的 74 个县。其中,扬州涉及淮 南、庐江、丹阳、宣城、新安及西晋末年新置的历阳共 6 个郡所设 45 个县;徐 州涉及临淮、彭城、下邳 3 个王国所设 6 个县;豫州涉及汝阴、安丰 2 个郡及 沛、谯、梁 3 个王国所设的 23 个县。
东晋时期,淮北地区先后为“五胡十六国”中的刘汉、后赵(含冉魏)、前 燕、前秦、后秦、后燕等国先后占领,常守旧制,仍为徐、豫(含东豫)2 个 州分领。东晋收复淮北地区,徐、豫 2 个州仍为常制,但东晋时期主要仍为 扬、徐、豫 3 个州分领。
南北朝时期,宋、齐、梁、陈均先后收复过淮北地区,领有江南地区,并 长期以江淮地区为南北纷争的战场。陈朝后期则以长江为限,江淮及以北地区 为北齐、北周先后占有。在南朝沦丧北方领土期间,安徽北境则先后为北朝的 北魏、东魏、北齐、北周据有。
(四)隋唐时期
隋前期废郡,整饬各级区划和管理体制,实行州、县二级管理体制。今安 徽境内设 55 个县,涉及颍、亳、宋、陈、徐、宋、仁、寿、庐、熙、和、濠、 滁、扬、蒋、宣、歙 17 个州。大业初,改州为郡,实行郡、县二级管理体制, 并恢复汉州刺史分巡制度。今省境内设 50 个县,涉及 3 个部州 15 个郡。
唐前期,废郡改州,实行州、县二级管理体制。贞观初,今安徽境内初设 85 个县,涉及 33 个州。贞观元年(627 年),撤并涡、沈、信、成、文、谯、 仁、谯(又称北谯)、化、方、巢、蓼、霍、严、高(智)、南豫、猷(含南 徐)、桃、池 19 个州 41 个县,保留调整为 44 个县,涉及 15 个州,涉及河南、淮南、江南 3 个道。中唐时期,道正式成为一级地方行政区划,实行道、州、 县三级管理体制。天宝年间,改州为郡,则实行道、郡、县三级管理体制。不 久,复郡为州。晚唐时期,今境内仍设 55 个县,涉及 15 个州(不含朱温所设 辉州),为 4 个节镇分领。
五代十国时期,淮北地区先后为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 5 个短命 的小王朝分领,南方(含江淮、江南地区)先后为吴国和南唐国所据有。五代 中期至后周前期,淮北地区设 13 个县,后周据有江淮地区后,设 25 个县 1个军,吴国据有江淮、江南地区,在今境内设 41个县,涉及 10 个府、州,为德 胜、清淮、宁国 3个军及江都府分领。
(五)宋元时期
北宋时期,实行路、府(州、军、监)、县(不带县的军、监)三级管理体 制。今安徽境内先后设 64 个三级行政区划(62 个县 2 个监),先后涉及 4 个府 13 个州 8 个军,计 25 个二级行政区划,分属 5 个路。
宋、金对峙期间,南宋初领全省,后以淮河为限与金国对峙,江淮地区常 为战场,北方先后为金国(含伪楚、伪齐)、蒙古汗国和元朝所据。南宋先后在 省境内设 51 个县 2 个监,涉及 3 个府 8 个州 7 个军,计 18 个二级行政区划, 为淮南东、淮南西、江南西 3 个路分领。早期,南宋还领有淮北地区的顺昌 府、宿州等二级政区。金国(含伪楚、伪齐及金亡后的蒙古汗国)在安徽境内 设 16 个县,涉及 7 个州,为 2 个路分领。
元朝实行行省、路(府、州)、散府(州、军)、州(县)四级管理体制。 今安徽境内设 60 个县,涉及 11 个路 2 个府 10 个州,分属 3 个行省。
(六)明清时期
明朝实行三级管理体制。其中,南北两直隶及十三布政使司为一级行政区 划,府、直隶州(厅)为二级行政区划,散州和县(厅)为三级行政区划。今 省境为南直隶西部地区,设 49 个县 7 个散州,涉及凤阳、庐州、安庆、太平、池州、宁国、徽州 7 府及徐州、滁州、和州、广德 4 个直隶州,计 11 个二级行 政区划,其中凤阳府为明朝的陪都称明中都。
清初承明制,改直隶南京为江南省,今安徽境内属江南省西部地区,仍设 56 个散州和县(不含已划出的盱眙、英山、婺源 3 个县,但含萧、砀山 2 个 县),涉及安庆、徽州、宁国、池州、太平、庐州、凤阳 7 个府及徐州、广德、 和州、滁州 4 个直隶州,计 11 个二级地方行政区划。
清代实行道、府(直隶州、厅)、县(散州、厅)三级管理体制。省境内共 设 54 个州县(4 个散州,50 个县),除砀山、萧县属江苏省淮徐道直隶徐州 (后升为徐州府)外,其余分属皖北道的有凤阳、庐州、颍州 3 个府及六安、 泗州、滁州、和州 4 个直隶州;属皖南道的有安庆、徽州、宁国、太平、池州 5 个府及广德 1 个直隶州;计涉及 2 个省 9 个府 5 个直隶州。太平天国在安徽 境内占领区建政是采取省、郡(州)、县三级管理体制,改清代的府为郡。
(七)民国时期
中华民国成立后,废府、州、道,北京政府初期实行省、县二级管理,今 安徽境内砀山、萧县仍属江苏省,其余 60 个县(含南京政府时期分别划入江 西、湖北省的婺源、英山县及建国后划入江苏省的盱眙县)仍属安徽省。民国 3 年(1914 年)6 月 2 日,全国实行省、道、县三级管理体制,砀山、萧县属 江苏省徐海道;皖属淮北地区及部分淮南地区属淮泗道(凤阳),江淮地区属安 庆道,江南地区属芜湖道。
南京政府初期实行省、县二级管理体制。民国 21 年(1932 年)4 月 2 日, 实行首县制;10 月 10 日,实行行政专员督察区(专区)制。民国 26 年(1937 年)11 月 20 日,国民政府宣布,迁驻陪都重庆。此后,国民政府因日本侵略 军占领长江流域重要城镇,南北受阻,权置皖南、皖北行署区,行使省的权 力,但规格比省低,后期又复置皖南行署,均为临时省级设置。民国南京政府 前期,安徽境内有中国共产党创立的鄂豫皖苏区,相当于省的建置,其下又有 特区、道、专区之设,再下始为县级基层政权。
抗日战争期间,除国统区外,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主根据地,省境 建政完善的根据地共有皖中(江)、淮北、淮南 3 块,其边区政府(又称行政公 署)相当于省级,其下为专区,再下为市、县。此外,日伪、汪伪政权也在沦 陷区建省,今省境分属淮海、安徽 2 个省,下设专区,再下为市、县。安徽境 内在中华民国后期共设 62 个县 1 个市,计 63 个二级地方行政区划。
解放初期,皖北地区分属皖西、江淮、豫皖苏边区 3 个行政公署,下设专 区,再下为县、市。1938 年 4 月 3 日,华东局电请中央批准成立皖北人民行政 公署。经中央批准,15 日,撤销 3 个行政公署,成立皖北人民行政公署。4 月 15 日,皖北人民行政公署颁发第一号通知,公布皖北行署统辖的专区、市、 县。5 月 13 日发第一号通知,公布皖南行署统辖调整后的专区、市县。皖南、 皖北 2 个行署行使省的权力,但比省的规格要小。行署下辖直辖市、专区,再 下为县及专辖市。
(八)解放以来
1952 年 8 月 7 日,撤销皖南、皖北人民行政公署,合并成立安徽省。8 月 25 日,安徽省人民政府正式成立,仍实行省、省辖市(专区,后称行署)、县 (专辖市)又称县级市三级管理体制。
1955 年国务院批准,将安徽省宿县专区的泗洪县、滁县专区的盱眙县划入 江苏省;将江苏省的萧县、砀山县划入安徽省宿县专区。
至今,安徽省共设 16 个地级市,6 个县级市,41 个市辖区,56 个县。截止 2011 年底,乡镇级区划单位共计有 905 个镇,357 个乡,258 个街道办事处。其 中,16 个地级市分别是:合肥市、芜湖市、蚌埠市、淮南市、马鞍山市、淮北市、 铜陵市、安庆市、黄山市、阜阳市、亳州市、宿州市、滁州市、六安市、宣城市、 池州市;6 个县级市分别是:天长市、界首市、明光市、桐城市、宁国市、巢湖 市。
自改革开放以来,安徽行政区域的调整,使得安徽逐步发展成为以合肥为中 心,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繁荣时期,为安徽的经济发展迎来了新的契机。
改革开放以来,安徽省经济和社会发展都有了显著进步。进入新世纪后,在 新的形势和国际环境下,在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和挑战的同时,安徽的国民经济和 社会发展有了新的进步和发展,呈现出新的特点和趋势。
(一)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示范转移区的设立
2009 年 1 月,国务院同意了国家发改委关于设立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 示范区的请示90。因皖江城市带的综合优势明显,因此在该地区设立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让承接产业转移工作走 在中西部地区的前列。《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部崛起的若干意见》(中发 [2006]10 号)确定皖江城市带为重点发展区域,另一方面,在国务院批复的《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中明确提出建设的六大城市群增长极,皖江城市带为其中 之—。该地区区位优势明显,是长三角经济圈向中西部产业转移和辐射的最佳区 域,具有要素成本低、产业基础好、配套能力强等综合优势。20 世纪 90 年代以 来,在省委、省政府大力推进下,皖江开发开放、组织实施东向发展战略在开展 招商引资、加强与长三角区域体制机制对接、创新与长三角区域合作机制、提高 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等方面做出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积累了丰富经验,产业承接规模不断扩大,成效日益显现,完全具备了探索科学承接产业转移之路,为中 西部地区提供了示范的客观条件。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从区内各市产业现状、资源状况和未来 发展趋势考虑,规划提出构建“一轴双核两翼”的产业空间格局的构想:“双核”主 要是合肥与芜湖两大城市,这是安徽省目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发展最具活力 和潜力的两大增长极,“一轴”包括安庆、池州、铜陵、芜湖、马鞍山等沿江城市, 这是承接产业转移的主轴线;是承接产业“转移的核心区域”;“两翼”包括滁州和 宣城,着力打造承接沿海地区特别是长三角地区产业转移的前沿地带。此外,规 划从空间上对构建现代城镇体系、实现产业与城镇互动发展作出了整体安排。
(二)安徽整体纳入长三角经济圈
2014 年 9 月,《国务院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 明确指出把安徽整体纳入长三角经济圈。其中,要求“提升南京、杭州、合肥都 市区的国际化水平”,“长江三角洲城市群要建设以上海为中心,南京、杭州、合 肥为副中心,‘多三角、放射状’的城际交通网络”。该指导意见出现“合肥”21 处,这是首次从国家层面将合肥在长三角的定位提升到新的战略高度。作为三大国家 级城市群之一,长三角地区已经成为国际公认的六大世界级城市群之一,范围涵 盖或辐射沪、苏、浙、皖四省市。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在经济新常态下,国家布 局的经济新棋局,让合肥在“大湖名城、创新高地”的加速建设征程中,再次迎来 了历史性的发展机遇。
合肥在迈向长三角“副中心”的同时,进一步明晰发展思路:在坚持水陆空立 体衔接联动发展中建设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在推进创新转型升级发展中建设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在加快空间拓展和战略升级中建设国际化都市区,在探索全 国大湖治理开发新路中建设国家级巢湖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加速推进了“大湖名城、创新高地”的城市发展之路。
(三)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的设立
2014 年 2 月 12 日,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建设发展规划纲要》。《纲要》指出: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区位条件优越,生态环境优良,文化底蕴深厚,旅游资源富集,是全国乃至世界上具有重要影响、特色鲜明的文化旅游区域。示范区范围包括黄山、池州、安庆、宣城、 铜陵、马鞍山、芜湖等 7 市,共 47 个县(市、区),国土面积 5.7 万平方公里。其中黄山市、池州市、安庆市和宣城市为核心区。
国家发改委在批复中指出,规划建设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有利于加快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优秀文化传承创新,巩固华东地区重要生态屏障,打造 世界一流旅游目的地,为美丽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示范。同时指出,要把《规 划纲要》实施作为深化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大力实施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重大举 措,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更加注重文化建设和生态保护,更加注重城乡 统筹和区域互动,更加注重民生改善和社会管理创新,着力推动生态、文化、旅 游、科技融合,促进皖南示范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今后将着力打造“一圈两带”文化旅游发展格局(图 00-01-004 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一圈两带”格局)。“一圈”是指古徽州文化旅 游发展圈,保持徽州文化的完整性,形成以黄山为中心、辐射周边的山水文化旅 游圈。两带是指:“三山三湖”山水观光旅游发展带和皖江城市文化旅游发展带。 “三山三湖”山水观光旅游发展带,以黄山、九华山、天柱山、太平湖、升金湖、花亭湖为节点,将皖南高品质的山水风光连为一线,打造一批重点旅游区,培育 形成世界级黄金旅游带。
(四) “一带一路”战略对皖北地区的发展契机
对于安徽来说,若皖北的经济发展仅靠安徽自身,短期内难以解决。若有 一个强有力的国家经济加以助力,那么对皖北地区是一个很好的契机。皖北地 区地处欧亚大陆桥沿线,新丝绸之路便是很好的选择,如果按照欧亚大陆桥这 个沿线规划,在新丝绸之路的建设过程中,皖北地区或许能抓到一些更好的机遇,发扬原有的资源优势,加强矿业、药业和工业等传统产业类型,进一步开 发皖北地区的农产品和农副产品的商业贸易等,在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布局中, 争取机会、创造机遇,为皖北今后的发展提供有力的动力支持。
近年来,安徽省加快了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成效显著。在优先发展农业、加 强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产业结构 日趋合理。于此同时,安徽省大力实施“科教兴皖”战略,不断加大对科技和教育 的投入,科技和教育事业快速发展。安徽省始终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工作的 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全国率先进行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取消农业税,使农民 负担大为减轻,并且得到了国家财政直接扶持,城乡居民收入迅速增加,生活水 平和质量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