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平台建设受“合肥工业大学中央高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学科)和特色发展引导专项资金子项目建设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平台(10521900000017000401)”支持

典型传统村落

黄山市黟县西递镇西递村

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

黄山市黟县西递镇西递村

 

一、西递村简介

西递村,安徽省黄山市黟县西递镇下辖行政村,中国传统村落,地处黄山南麓、黟县盆地南侧,村域面积10.7平方千米。西递村始建于北宋皇佑年间,发展于明朝景泰中叶,鼎盛于清代初期。

2000年,以西递村为代表的皖南古村落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001年6月25日,西递村古建筑群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11月,西递村被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公布为第一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2011年5月5日,西递村景区被国家旅游局正式授予“国家5A级旅游景区”称号。2012年12月17日,西递村被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城乡建设部、文化部、财政部联合公布为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2020年8月26日,西递村入选第二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单。

01西递古村

西递古村

02古建筑群

古建筑群


 

二、西递村历史沿革

西递村始建于北宋皇佑年间,发展于明朝景泰中叶,鼎盛于清代初期。宋代,黟立四乡二十里,西递村属新政乡明德里。明代,以里为都,黟县设四乡十二都,乡名未变。西递村为新政乡六都(称西递为里六都),沿至清末。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西递村胡学梓捐资将渔亭永济桥(河西岸)、通济桥为石桥(河东岸)相接为一桥。

1949年6月,黟县废除保甲制,建立乡人民政权,全县设碧阳、渔亭、际村、东文、碧芙、武林6乡(镇),下辖行政村。后撤乡设碧阳、渔亭、古筑、际村4区。7月间,撤区复设6乡。西递村为东文乡西递行政村。1983年9月29日,公社体制改革,实行党、政、企分开,东源人民公社改东源乡人民政府。


 

三、西递村古建筑特色

 

西递村存有明清民居300余幢,保存完好的有124幢。这些古民居风格独特,造型优美,其“布局之工,结构之巧,装饰之美,营造之精”为徽派建筑典范,西递村享有“中国明清民居博物馆”之誉。西递村古民居有着丰富的体型轮廓,朴素淡雅的建筑色调。其外部体型轮廓比例和谐,一般都是青瓦、白墙,在绿水青山的映衬下,给人以清新隽逸、淡雅明快的美感。“马头墙”的设置是西递古民居的另一特色,打破了一般墙面的单调,增加了建筑的美感。

西递村平面布局规整,天井庭院紧凑通融,古民居平面多作内向方形布局,面阔三间,明间厅堂,次间卧室,左右对称。围绕扁长形的天井构成三合院基本单元,基本单元一进一进地向纵深方向发展,形成二进堂、三进堂、四进堂甚至五进堂。后进高于前进,一堂高于一堂,有利于形成穿堂风,加强室内空气流通。

03马头墙 

马头墙
04天井

天井

 

四、主要建筑及景点

  1. 胡文光牌楼

    胡文光牌楼建于明万历六年(1578年),俗称“西递牌楼”,座落于西递镇西递村口处,建筑占地长15.75米,宽8.1米,面积为127.6平方米。为三间四柱五楼建筑格式,是朝廷为表彰胡文光做官三十二年,政绩卓著而恩赐其在自己家乡竖建。牌楼高12.3米、宽9.95米,用黟县青石建造,根主柱下有长方形石墩,两端石柱皆用抱鼓石装饰,中间两根前后雕有两对倒匍石狮,为枋柱支脚,造型逼真。牌楼为镂空浮雕,工艺精湛,神采各异,主要雕刻有“麒麟嬉逐图”、“鹿鹤同春图”、“虎豹呈威图”、“五狮戏珠图”、文臣武将、“八仙”,牌楼脊头三对鳌鱼触须晕动,造型别致美观。牌楼东西面匾额分别刻有“荆藩首相”和“胶州刺史”八个大字。

  1. 敬爱堂

敬爱堂建于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面积1800多平方米。堂前置飞檐翘角门楼;中设祭祀大厅,上下庭间开大型天井,左右分设东西两庑,配以高昂的大理石柱;后为楼阁建筑,楼下作为先人父母的享堂,楼上供奉列祖列宗神位。敬爱堂祭祀大厅下庭的两根6米高的黟县青石柱与上庭两根粗壮的白果木柱相映衬,承托规整的梁架。梁檩悬挂着“天恩重沐”、“上国琳琅”、“四世承恩”、“盛朝英俊”等多块金字古匾,上庭正面木板壁上悬挂着祖宗的画像,上悬匾额“百代蒸尝”。下面正中是一把太师椅,两边纵列两排罗汉椅、案,厅前还有一大几案,用于祭祀时放置祭品。上庭之后为楼式建筑的供奉厅,供奉列祖宗神位。

  1. 走马楼

走马楼,又名凌云阁,建于清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系明经胡氏二十四世祖、江南六大首富之一官授正三品、通议大夫胡贯三为迎接三朝元老(清乾隆、嘉庆、道光三代)宰相亲家曹振镛(歙县雄村人)而赶建。相传当年西递首富胡贯三家族为迎接歙县的亲家、当朝宰相曹振镛的到来而突击营造的。走马楼分上下两层,粉墙墨瓦,飞檐翘角。现走马楼内表演黄梅戏、抛彩球、茶道等节目。楼下有单孔石拱桥,名为梧赓古桥。

  1. 西园

西园建于清道光四年(1824年),原为四品官河南开封知府胡文照(号星阁)故居。大门是砖砌的八字门楼。院内住宅为三个三间单元的联株建筑,用砖雕漏窗隔成前中后三院,既为分开的独体,又是相连的完整。二进庭院住宅大门两侧墙上各嵌有一个石雕漏窗,左边“松石图”,右边“竹梅图”,其构思之生动,雕刻之精湛,为西递村三绝(砖、石、木雕)中的一绝——石雕。

 05胡文光牌楼

胡文光牌楼

06敬爱堂

敬爱堂

07走马楼
走马楼

08西园
西园

 

五、特色技艺

  1. 徽州三雕

“徽州三雕”是古代徽州地区流传的木雕、砖雕和石雕三种工艺的统称,均为古代徽州地区明清建筑的装饰性雕刻,具有浓厚的地方文化色彩。2006年,徽州三雕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  余香石笛

西递村的“余香石笛”是乐器制作工艺和徽州石雕工艺的有机结合。“余香石笛”既是实用乐器,也是石雕工艺的精品。2010年,“余香石笛”被列入安徽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1. 徽州彩绘壁画

徽州传统彩绘壁画主要分布在古民居中的厅堂天花板、窗扇内外裙板、厢房天花、厢房内壁、阁楼门板以及花厅墙壁、橱柜之上。古民居外墙主要分布在墙头、门楣、窗楣和大门门板上。色彩以绿色、粉红、蓝色、黑色等为主。

  1. 徽州竹刻

徽州的竹刻艺术,是中国竹刻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竹刻香筒,顾名思义是用作盛香花或香料的。筒壁四周雕镂人物、花鸟、草虫。竹刻笔筒,乃为明代徽州文人雅士推崇的高雅的文房用具之一,用以装饰韦斋,搁置案头。竹刻臂搁,为书写绘画时枕腕搁臂的用具。

 09木雕

木雕

10石雕
石雕
11砖雕

砖雕

12竹刻
竹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