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平台建设受“合肥工业大学中央高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学科)和特色发展引导专项资金子项目建设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平台(10521900000017000401)”支持

典型传统村落

黄山市黟县碧阳镇碧山村

 

一、碧山村简介

碧山村地处碧山南麓,村因山而得名,古称黄陂,又名三都,为明代黟县十二都之一,隋时,洲治一度设此。该村东临石亭,北接枧溪,西连丰口,南通县城,辖管碧东、碧西二个自然村,周围还包括了:环山塘,枧溪庙,拜年山青山百户等川、水雕丘一些自然村落,居民聚族而居,碧山多汪姓,百户多王姓,东头街一带多姓何,简称为三都村。

清代被咏为“黟县名医三大家”――碧山中医李就谦,曾国藩在郭门经营得病投药未效、给李治疗后药下病除著百“启赞医案”。


 

01碧山村远眺.jpg02炊烟袅袅.jpg03夕阳西下.jpg04古民居.jpg

 

二、碧山村历史沿革

碧山村名起南宗,盛于明清,地灵人杰,人才辈出。宋代,汪勃任过签书椎密院兼权参知政事,明代汪睿,任南京二部贤外郞,汪如海:任九江知府,汪崔:任职逐昌令,汪如川,任职大成令,汪明:任职湖口岭,清代有汪日宣:授官重庆和成都知府。汪兆榜授直棣州州同。汪先登授邓少知州汪先甲:授孝廉方正,何宗逊铨大原知县。王用,随明太祖征义牺牲后,赠千户,孙世袭百户,百户村由此得名,王德孙授甘隶候补知县。

 

05池塘一角.jpg06 古民居.jpg07民居鸟瞰.jpg08 街巷.jpg

 

三、碧山村景观节点

碧山旧有八景:石孟霁习,霭峰夕照,百枧流虹、冰壶印月、碧岳乔松,双溪春晓,峥林舞凤,龙田甘雨。时过境迁有些虽面目俱非。但培筠园、云门塔、人字街等处仍基本保留了过去面目。 碧山山麓旧有太白楼,相传为唐代著名诗人李白的木西,郭沬若在《黄山之歌》中写有“唐时李白曾来此,碧山问路访胡晖”也证实这一点。 三、六、九大乡村,碧山属其中之一,过去、碧山自豪有36祠堂,72厅坦(小广场),104眼井。仅汪姓较著名祠堂就有大本堂(十三门)。

碧山距县城仅7华里,建有三个亭、新亭、老亭、双溪亭供人休息避雨用,现场已毁坏。原建有乐成桥,缓溪桥、西门桥、彩红石桥(百户桥)以上桥均古代用石块砌成,1991年山洪爆发桥被大水冲倒,翌年重建以水泥铺路面。

 

09云门塔.jpg10 云门塔.jpg


AdmirorGallery 5.1.1, author/s Vasiljevski & Kekeljevic.
 Website security test completed by https://www.security-audit.com